马克思视角下的特朗普与美国困境

2025-05-01 08:49 财经 54人已围观

马克思视角下的特朗普与美国困境

在解读特朗普时期的美国关税政策时,许多人感到困惑不解,然而,这背后的根源早已被马克思理论所洞悉。美国所面临的困境,核心在于特里芬难题,这一经济悖论贯穿于美国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,无论是谁执政,都无法回避。

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来看,利润的实现充满了不确定性。工厂厂长在完成剩余价值的提取后,必须将产品成功销售转化为货币,才能真正获得利润,从而支付工人工资、购买原材料维持生产。但在实际生产中,常常出现产品滞销的情况,一旦卖不出去,厂长可能选择跑路,工人的权益便无法保障,拖欠工资、企业破产等现象屡见不鲜。这也凸显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保护劳动者权益方面的优势,同时反映出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客观规律。

资本主义的发展还面临着市场饱和与产能过剩的困境。“公地悲剧”使得生产无序扩张,而生产者自身又无法完全消化所有产品,最终导致供需失衡。历史上,这种矛盾曾引发世界大战。凯恩斯主义的出现,试图通过公共部门干预经济,帮助企业实现利润,解决过剩问题。具体而言,政府通过税收和举债的方式,购买企业过剩产品,并将其分配给低收入群体,同时强制企业给予工人合理工资、向政府交税。然而,当政府权力被资本家所操控时,这些政策便难以真正落实,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经济矛盾。

将国家视为一个“大工厂”,其产品需要在国际市场上消化。美国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后,逐渐成为全球经济体系中的“公共部门”,通过美元体系帮助各国实现利润,同时提取剩余价值,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国。但这一体系并非完美无缺,美国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着税收和举债等一系列问题,美元霸权虽然有军事力量作为支撑,却难以掩盖背后的重重矛盾。这些矛盾不仅影响着美国的经济政策走向,也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引发了强烈的震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