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美债震荡:从“无风险资产”到“烫手山芋”背后的信心危机
2025-05-16 07:50 财经 14人已围观
近期,美国政府频施关税政策扰动全球市场,其债券市场亦陷入剧烈震荡。4月3日至11日,美债遭大规模抛售,与美股同步下跌形成“股债双杀”局面,引发外界对美债信用及美国经济稳定性的强烈质疑。
美债暴跌:收益率飙升背后的市场恐慌
4月4日至11日,长端美债收益率快速上行成为市场焦点。数据显示,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从4.01%跃升至4.48%,触及2月中旬以来高点;30年期收益率则从4.41%涨至4.85%,对应债券价格大幅下跌。以面值100美元、票面利率3%的10年期美债为例,若市价跌至95美元,收益率将升至3.68%,显示美债吸引力显著下降。
此番抛售潮中,日本投资者成为重要参与者。日本财务省数据显示,截至4月4日的两周内,日本私人机构累计抛售211亿美元长期外国债券,创2005年有记录以来最大规模。野村银行分析指出,抛售资产中很大比例可能为美债,反映出海外投资者对美债安全性的疑虑。
值得关注的是,美债与美元、美股同步走弱,打破了其作为“避险资产”的传统定位。《泰晤士报》指出,过去一个月内,美债、美元这两大传统避风港同时承压,叠加美股下跌,标志着投资者对美国经济的信心正在瓦解。
债务高企:美债信用根基受冲击
美债危机的深层根源在于其规模的失控扩张。数据显示,美债总额已从2000年的5.7万亿美元飙升至36万亿美元,占GDP比重达125%,每年利息支出占财政收入比例高达30%。2024财年,美债利息支出达1.1万亿美元,创15年新高;国会预算办公室预测,2033年利息支出将增至1.4万亿美元,2053年更将飙升至5.4万亿美元,超过社会保障、医疗保险等民生支出。
2025年作为美债集中到期高峰,偿债压力进一步加剧。路透社援引分析指出,随着财政负担与社会福利支出的双重挤压,美国政府可能在7月面临违约风险。美国前财长耶伦亦承认,金融市场近期的异常波动,暗示着市场对美国经济政策的信心正在流失。
连锁反应:从“无风险”到全球风险源
美债利率作为全球市场定价基准,其剧烈波动已引发广泛溢出效应。牛津经济研究院指出,美债收益率上升直接推高抵押贷款、信用卡及汽车贷款利率,增加家庭利息负担,可能抑制消费与投资需求。而美债从“香饽饽”到“烫手山芋”的转变,不仅暴露美国财政可持续性的深层危机,更动摇了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性根基。
当“美国国债=无风险资产”的神话不再,国际投资者不得不重新审视全球资产配置的逻辑。这场由美债引发的震荡,既是对美国经济治理能力的拷问,也为全球金融体系敲响了防范单一国家信用风险的警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