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拟对中国先进计算芯片实施全球禁令 中方坚决反对霸权行径

2025-05-23 19:53 新闻 10人已围观

美国拟对中国先进计算芯片实施全球禁令 中方坚决反对霸权行径

核心事件:美方再出单边制裁,科技霸凌升级

2025年5月,美国商务部以“违反出口管制”为由,计划对中国特定昇腾芯片等先进计算芯片发布全球禁令。此举被业内批评为“荒谬的单边主义行径”,不仅严重冲击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稳定,更暴露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焦虑与霸权野心。

博弈升级:从技术封锁到生态围剿

• 打压脉络清晰:近年来,美国对华AI产业打压持续加码:从拜登政府的高端芯片出口限制,到2025年初封禁中国大语言模型DeepSeek,再到此次针对昇腾芯片的“全球封杀”,其遏制范围已从硬件出口延伸至本土创新生态,形成“软件+硬件、算法+算力”的全方位围堵。

• 倒逼自主创新:历史数据显示,美国技术封锁反而成为中国科技突破的催化剂。例如,在高端光刻机禁运后,中国自研芯片实现量产;在算法领域,DeepSeek等本土大语言模型已构建自主生态。英伟达CEO黄仁勋曾公开承认,美国对华AI出口管制“未能达到预期效果”。

全球影响:破坏协作格局,损害多方利益

• 产业链震荡:美国禁令不仅针对中国企业,还要求全球供应链配合,迫使跨国企业在中美市场间“二选一”,加剧半导体行业的割裂风险。分析指出,全球AI算力需求正以年均30%速度增长,美方此举将导致算力资源错配,推高技术研发成本。

• 霸权逻辑凸显:当OpenAI等美企从“开源先锋”转向“闭源垄断”,美国正试图将AI技术从“全球公地”变为“独家私产”。这种做法不仅阻碍技术普惠(如发展中国家获取低成本AI解决方案的渠道被切断),更违背科技全球化的历史潮流。

中方立场:坚决反制,呼吁开放合作

针对美方霸凌行径,中国外交部及相关企业已明确表态:将动用法律武器捍卫合法权益,并依托完整的产业链优势和庞大的市场内需,持续推动AI自主创新。业内人士强调,中国AI产业已从“追赶型”转向“引领型”,2024年全球AI专利申请量中中国占比达47%,自主算力体系和算法生态日益成熟。

正如国际舆论指出,科技进步没有国界,AI创新无法被封锁。美国若继续沉迷“零和博弈”,不仅难以遏制中国科技发展,反而将加速全球科技格局的多极化转型。唯有摒弃霸权思维,回归开放合作,才能真正把握AI时代的发展机遇。

(本文综合自商务部声明、行业分析及公开报道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