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朗普下狠手了,这是要彻底废了哈佛啊

2025-05-23 19:50 社会 30人已围观

特朗普政府重磅出手!哈佛大学深陷留学生禁令风暴

核心事件:留学生禁令引发学界震荡

2025年5月22日,美国国土安全部宣布一项震撼决定:禁止哈佛大学招收外国留学生,在校数千名国际学生需限期转学,否则将被吊销签证。此举被法新社称为“令人震惊的决定”,直接冲击哈佛27%的学生群体(2024-2025学年数据:6800名留学生,中国学生占1016人,为最大群体)。

矛盾升级:政府与高校的权力博弈

• 冲突根源:特朗普政府指控哈佛“校园不安全、对犹太学生充满敌意、同情哈马斯”,并批评其“种族主义的多样性政策”。此前,哈佛因拒绝配合政府监视留学生、开除师生等指令,已被冻结多笔拨款,双方对簿公堂。

• 加码施压:国土安全部长诺姆下达最后通牒,要求哈佛72小时内提交过去五年留学生“非法活动”记录,否则永久禁止招生。

多重冲击:从经济到软实力的连锁反应

• 经济重创:2023-2024学年,留学生为哈佛贡献3.84亿美元学费,连带支撑美国3900个就业岗位(租房、消费等领域)。

• 学术危机:哈佛教授警告,禁令将导致实验室“空无一人”,重创400年学术积累;前奥巴马政府官员杰森·福尔曼直言,此举将削弱美国高等教育作为“软实力支柱”的国际地位。

各方反应:抗争与观望并存

• 哈佛强硬回应:校方声明称政府行为“非法且具报复性”,将启动法律程序反击,强调此举“破坏学术使命与国家利益”。

• 连锁效应隐现:哥伦比亚大学已屈服于政府压力,而斯坦福等高校正观望。分析指出,特朗普此举旨在“杀鸡儆猴”,警告学界勿挑战政府权威。

未来走向:法律拉锯与留学前景

• 法律持久战:哈佛大概率提起上诉,参考特朗普任内对非法移民的强硬态度(曾无视最高法院指令),留学生仍面临“被个别针对”的风险,校园内“恐慌情绪”蔓延。

• 留学警示:事件折射美国政策不确定性,未来留学生需谨慎评估“院校实力”与“政府态度”的双重风险,学界担忧此举将引发全球人才“寒蝉效应”。

结语

当美国顶尖学府与争议总统正面交锋,这场博弈已超越单一院校命运——它既是学术自由与行政权力的碰撞,也是美国软实力消长的缩影。正如哈佛教授所言,若禁令成真,“空荡的实验室”或将成为美国高等教育史上最荒诞的注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