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亚洲资本加速撤离,美元面临2.5万亿美元抛压危机
2025-05-08 04:08 财经 10人已围观
亚洲资本加速撤离,美元面临2.5万亿美元抛压危机
在特朗普贸易战持续升级以及美元基本面逐渐弱化的双重影响下,亚洲投资者掀起了大规模撤离美元资产的浪潮,“卖出美国,买入亚洲”的投资趋势愈发显著。大量资金回流亚洲,推动亚洲货币强势反弹,股市也随之水涨船高。
近期,亚洲货币汇率波动剧烈。台币在短短两天内暴涨10%,港元逼近联系汇率的强势兑换保证水平,新加坡元升至近十年高位,人民币在岸汇率大涨近600点,达到去年11月以来的最高值,韩元、马来西亚林吉特等货币也纷纷上扬。与此同时,亚洲债市和股市也从中受益,以内需型企业股票表现尤为突出。
5月7日,著名经济学家Stephen Jen发出警告,亚洲出口商和投资者多年积累的美元储备规模“极其庞大”。随着贸易战的不断加剧,部分亚洲投资者可能会将大量资金撤回本土,这将导致美元面临高达2.5万亿美元的“雪崩式”抛压。
自20世纪末亚洲金融危机以来,亚洲经济体长期依赖美元储备以应对外部风险。然而,如今贸易保护主义严重破坏全球供应链,亚洲出口大国开始重新审视传统的外汇储备投资模式,即把贸易盈余投入美国资产。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,美元的吸引力正不断下降,“去美元化”进程明显加速。
华尔街多家大型银行都表达了类似观点。高盛指出,投资者客户的资金流动已发生重大转变,从做空人民币转向做多,这一变化反映出美元吸引力的降低。法国巴黎银行亚太地区利率和外汇策略师Parisha Saimbi认为,资金回流成为现实,无论是平仓还是对冲操作,都表明美元的支撑正在削弱,“去美元化”已在实际行动中。分析公司Spectra Markets总裁Brent Donnelly表示,美元/新台币汇率的变化,显示出亚洲对美元的需求持续减弱,亚洲央行对美元的支持也在逐渐减少。在交易层面,曾经被市场视为稳赚不赔的美元套利交易也开始瓦解。例如,香港美元远期市场的套利策略因汇率不稳定而出现逆转,新加坡Aravali资管公司的首席投资官Mukesh Dave透露,宏观基金和杠杆交易者已开始从港元远期交易中撤资数千亿美元。香港金管局也做出调整,宣布缩短美国国债持有期限,加大对非美元资产的投资。
尽管亚洲货币升值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亚洲出口企业的竞争力,但从整体来看,美元贬值对亚洲股市仍是利好。外资的大量涌入改善了亚洲股市的前景,各国央行也有了更多降息刺激经济的空间,进一步推动股市上涨。今年,MSCI亚太指数上涨了4.8%,而美国标普500指数却下跌近4%。各大机构纷纷挖掘亚洲潜力股,摩根士丹利分析师Daniel Blake认为内需为主的公司潜力巨大;Emmer Capital首席执行官看好资金流入此前跌幅较大的市场;法国兴业银行亚洲股票策略主管Frank Benzimra认为印度将在贸易谈判中受益,其股市表现值得期待;安本投资则偏好消费品和医疗保健等防御性行业。不过,全球贸易战的不确定性以及本地货币升值对出口商的潜在负面影响,仍给亚洲股市带来隐忧,比如中国台湾的科技公司,因其大部分收入以美元计价,收益可能受到冲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