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dmin的文章

社会

一个人朋友越少、越孤单,往往越强大。

admin阅读(144)赞(0)

一个人朋友越少、越孤单,往往越强大。认知越高、对自我需求越了解的人,朋友少很正常。这类人将精力聚焦自身,对外界的感知能力强,能洞察他人言语背后的心理动机、情绪和心性。正因如此,他们没有多余精力和价值供外界利用,会被外界评价为自私、冷漠、不合...

社会

不要没苦硬吃

admin阅读(116)赞(0)

“没苦硬吃”的教育方式难以培养出乐观的孩子。许多父母不希望孩子享乐,认为子女吃苦才是积极向上的表现,比如孩子在过年相聚玩乐、睡懒觉时,会被父母视作负能量、堕落自私。即便父母看到孩子在外拼搏的艰辛,也常受“吃得苦中苦,方为人上人”观念影响,并...

社会

在家庭里最令人恐惧的莫过于“精神虐待”

admin阅读(116)赞(0)

在家庭中,精神虐待是最令人恐惧的。 有的父母习惯贬低、否定子女,交流时阴阳怪气、挖苦讽刺,常用嘲讽、抬杠、反问回应,无论子女行为对错都给予侮辱性对待,这种持续的精神压力会让人失去理智甚至濒临崩溃。 当子女反击时,父母又会扮成受害者博取同情,...

社会

2025年中国已进入超级内卷时代

admin阅读(550)赞(0)

2025年中国已进入超级内卷时代,未来十年内卷程度将不断加剧。每年有超千万大学生涌入就业市场,直至2038年,而需求端受去工业化、产业升级和AI智能普及影响,岗位需求减少,普通人很难逃离这场内卷。 日本曾在七八十年代高度内卷,90年代房产泡...

社会

忍耐力强竟成抑郁“催化剂”,真相惊人!

admin阅读(125)赞(0)

抑郁者在长期抑郁后会出现可怕状态,放弃挣扎、不再向外界求助,旁人误以为其好转,实则问题更严重,他们常独自莫名痛哭,情绪反复无常,只伤害自己。 抑郁的人往往意志力和忍耐力极强,这与大众认为抑郁者内心脆弱的认知不同。从心理学角度看,他们大脑控制...

社会

别被温柔假象骗了,这类人可能是隐性自恋狂

admin阅读(122)赞(0)

那些表面从不发脾气的人可能是隐性自恋型人格障碍(隐性NPD)患者,这类人比显性NPD更可怕。平常他们看似脾气好、能共情、爱关心人,但遇到矛盾时,只在乎自己,对他人感受敷衍或无视。 他们有以下特点:很少直接表达要求,常用隐晦暗示,你不按暗示做...

社会

瘦不下来是因为攻击性没有释放。

admin阅读(111)赞(0)

瘦不下来是因为攻击性没有释放。很多东亚小孩从小被教育要顺从、收起锋芒,长大后不敢表达情绪、不敢与他人冲突,习惯憋闷,只能通过闷头吃东西缓解。 本质上,暴食是释放攻击性的一种形式,当攻击性无法向外发散,就会压抑转化为对食物的进攻。老实人、乖乖...

社会

深入探寻:那些被误解行为背后的情感密码

admin阅读(102)赞(0)

深入探寻:那些被误解行为背后的情感密码 在人际交往与情感世界里,我们常常会做出或看到一些看似难以理解的行为。有人提出,这些看似“有病”的行为,是生理性喜欢的独特表现,这种观点为我们理解情感提供了一个有趣视角,但其中也存在部分需要厘清的内容。...

社会

看似“有病”的行为,其实是生理喜欢的表现。

admin阅读(118)赞(0)

看似“有病”的行为,其实是生理喜欢的表现。生理喜欢是一种让人欲罢不能的吸引力,即使对方外貌和能力普通,也会不自觉想靠近。以下行为是生理喜欢的表现: • 想咬对方:这不是暴力倾向,而是类似动物用亲咬表达亲近的方式,轻微啃咬能增强亲密感,带来愉...

社会

小时候越乖,长大后越容易走极端。

admin阅读(123)赞(0)

小时候越乖,长大后越容易走极端。12岁到20岁是自主性发展关键时期,此阶段应完成叛逆,形成自我意识。但很多小孩从小被要求乖、听话,自主性被压抑,反叛成为未完成情结,长大后便会叛逆,且小时候被压制得越狠,叛逆方式越猛烈极端。 例如,家境优渥的...